第十期
(总第142期)
枞阳县政协办公室编印 2023年12月29日
编者按: 为助推省市县“暖民心行动”深入实施、落地见效,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县政协围绕就业促进、老有所学、文明菜市、放心家政、健康口腔、快乐健身、便民停车、“新徽菜名徽厨”、安心托幼、老年助餐服务等10项暖民心行动,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各室委参加,深入开展“暖民心行动”专项民主监督,摸清基础情况,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意见建议,切实助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现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报告归纳整理,分送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参阅。
2023年度“就业促进行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报告
县政协办公室、调研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集聚合力做好我县就业工作,今年7月开始,县政协主席何正清、秘书长严立新带领办公室及调研室负责同志开展就业促进行动专项民主监督,先后前往科艺得返乡创业园、莲花湖社区实地调研园区企业用工和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县人社局就业促进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年度目标及落实情况
根据《就业促进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2023年,力争15个城市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举办招聘会不少于75场次。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5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380个,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600人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00个,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招录(招聘)工作。截止2023年11月份,上述工作均已落实,部分任务超额完成。例如,我县招聘活动举办348场次,超额完成464%。
二、做法及成效
一是搭平台促就业。制定《枞阳县2023年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方案》等实施方案,举办“2+N”系列招聘会348场,发布企业招聘信息4101户次,提供岗位61917个次,达成就业意向12086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44人,保障县内重点企业、招商引资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等用工主体的用工需求和广大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实行24个社区“三公里”就业圈试点全覆盖,“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累计访140余万人次,居民登记数近5万人次,在招岗位需求1500余个,就业人数近3000人。
二是激活力抓就业。开展就业促进拓岗计划,开发青年见习岗位286个,公益性岗位381个,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提前完成开发岗位目标任务。深化多元服务机制,开通微信公共就业公众号以及就业民生抖音号,发布就业创业作品近百条,累计浏览量超40万人次。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招聘,印发求职招聘、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宣传册。
三是强帮扶稳就业。开设“新徽菜名徽厨”培训班培训202人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招募“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乡村振兴协理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落实铜陵市产业人才8条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及高级人才来枞就业,发放产业人才生活补贴近10万元。
三、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我县就业促进行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配套资金不足。开发公益性岗位、青年见习岗位需要配套大量县级财政资金,受财政资金不足影响,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退捕渔民等就业群体开发的就业岗位上岗率较低。
二是精准摸排不够。对县经开区企业用工需求摸排力度不够,有企业反映招工困难,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动力不足,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难以匹配,就业促进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水准有待提高。
三是作用发挥不足。“三公里”就业圈挖掘注册企业数量和在招岗位数量不够多,居民登记数不够精准,在帮助和指导社区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工作制度、就业台账等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四、工作建议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要积极与省市人社部门对接,多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培育,规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秩序,优化重点企业对接帮扶。
二是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多开展入户入企宣传,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互信互通的供需合作。多开展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培育职业培训机构,促进城乡居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多开展高校毕业生、扶持返乡人员等各类劳动者创业帮扶,在办证、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走出去”,多学习先进县区“就业促进行动”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是发挥平台建设作用。持续开展平台宣传推广,扩大平台知晓率,动态更新岗位需求,实现人岗精准对接,为“三公里”就业圈建设提供支持。利用好“2+N”招聘会,搭建企业与员工互动双选平台。
2023年度“老有所学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提案委员会
按照县委、县政府“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和县政协“暖民心行动”专项民主监督任务分工,县政协提案委在吴正芳副主席的领导下,围绕“老有所学”民生实事,组织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根据“老有所学行动”专项民主监督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县教体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和部分政协委员分赴部分乡镇、相关村(社区),开展实地调研,以听取汇报、现场察看、查阅资料台账等方式进行民主监督,及时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相关部门、乡镇及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对乡镇老年学校、村(社区)老年学校的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要求县教体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落实,助力高质量完成《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年度目标任务。截止目前,全县参与各级老年学校的学员达3.09万人(其中线下2.48万人左右)。今年累计新增1.2万人,提前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新增1万人)。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精准施策,加强指导。
2023年年初,县教体局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了《枞阳县老有所学2023年实施方案》,明确老有所学行动年度目标任务,明晰各乡镇、村(居)建设任务,压紧压实各项工作安排;
2月份,为帮助、指导镇、村老年学校建设,在过去督查、走访、回头看的基础上,县教体局制作了《2023年度枞阳县老年学校建设操作指南》PPT(试用)。《指南》从“硬件建设”、“资料台账”、“宣传氛围”等三个方面对我县今年的老年学校建设进行了规范性的指导;县教体局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对全县老有所学工作进行督查。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
2.内涵发展,稳中求进。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建设,我县老年学校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内涵不断丰富。2023年度,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县教体局确定了107所重点建设老年学校。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枞阳镇建设社区、枞阳镇莲花湖社区、雨坛镇新民村、浮山镇浮渡村、汤沟镇桂坝村、会宫镇会宫社区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优质示范性老年学校,以此促推全县“老有所学”工作走前列、树标杆、作表率。
7月,经市教体局组织评审验收,我县枞阳镇建设社区等11所老年学校被评为市级基层老年教育示范校,每所学校获得3万元的资金奖补。
3.活动纷呈,老有所学。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老年学校结合乡村振兴,节日展演、慰问,老年人医疗健康、疾病预防,老年人权益保障、老年人防诈骗,暖民心行动成果展示等主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以及娱乐活动。在群众中反响热烈,让“老有所学”工作更加的深入人心。
2023年10月中下旬,铜陵市教体局牵头市委老干部局、市电视台联合举办了老有所学成果展,我县老年大学推荐的《沂蒙颂》和《谁不说俺家乡好》两个歌舞类节目参加了文艺展演,程湘文、许根海、储群力、刘中成等老年学校学员的书画作品参加了书画类展览。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不断展示我县“老有所学”工作的丰硕成果。县“老有所学”办公室积极和安徽电视台《养老第一线》栏目对接,展播我县“老有所学”工作的精彩活动。枞阳镇石岭社区的啦啦操教学表演活动、枞阳镇光明社区老年学校的“全国科普日,应急救护知识进社区”主题知识讲座活动、枞阳镇湖滨社区老年学校邀请县健身腰鼓协会普及腰鼓知识活动、钱铺镇鹿狮村老年学校自编自演的《采茶歌》和县老年大学开展的“庆七一颂党恩”以及晨练班主题系列展演在安徽电视台《养老第一线》播出。
枞阳、山、雨坛、金社、会宫、项铺、义津等乡镇老年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成果分别在国务院新闻办主管的《中国网˙文明中华》、《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县域新闻联播》、《安徽新闻网》、《安徽经济网》、《铜陵日报》、《枞阳在线》等省市县多家媒体发表。
二、存在的问题:
1.对“老有所学”工作的认识还任重道远,部分乡镇对“老有所学”工作认识不足,乡镇间工作不平衡。不少乡镇、村居级老年学校依然停留在“挂牌子”阶段,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岗位调整变化大,老年学校工作甚至无人问津;
2.专项资金严重不足,正常教学活动受到限制;
3.部分乡镇、村居级老年学校开展的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工作计划明显脱离实际;
4.宣传力度仍然不足,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较低,城乡差距明显;
5.专项考核力度不足,部分单位重视不够。
三、建议及对策:
1.县教体局要加大检查与指导力度,力争全面提高我县“老有所学”工作水平。
2.继续稳定新增学员人数,同时扩大全县广大居民对老有所学行动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3.丰富活动内容,从实际出发,寓教于乐。各级老年学校要继续围绕健康养老、节假日、乡风乡土民俗、农技培训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及文化娱乐活动。
4.积极鼓励各级老年学校将活动成果发表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走出去、动起来。
5.积极争取专项资金。
2023年度“文明菜市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根据县委、县政府《10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和《县政协开展“暖民心行动”专项民主监督方案》,2023年县政协“文明菜市行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组在吴正芳副主席的带领下,围绕菜市“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等突出问题,采取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认真扎实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助力菜市便民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助推菜市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菜市基本情况
我县列入2022-2023年度整治和改造提升计划的菜市有22家。按区域划分,县城区7家,乡镇15家;按市场形态划分,标准化菜市8家,大棚菜市13家,大棚、骑路菜市1家;按产权归属划分,国有、集体12家,私营9家,其他1家;按投入运营时间划分,2000年以前3家,最早1992年,2001-2010年6家,2011-2020年13家;按经营面积划分,1000平米以下1家,1000-2500平米9家,3000-5000平米9家,10000平米以上3家。
按照省市部署安排,2023年我县纳入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的有14家菜市,分别为:凤凰山菜市场、狮峰山菜市场、港城广场菜市场、汇金广场菜市场、蒲州农贸市场、钱铺菜市场、白湖菜市场、山白荡菜市场、破罡菜市场、官桥菜市场、会宫菜市场、汤沟镇菜市场、汤沟双溪农贸市场、横埠菜市场。截止目前,14家菜市已经完成整治和改造提升工作,基本达到清洁卫生、管理有序的效果。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迅速安排部署。出台《2023年枞阳县文明菜市行动方案》,对年度目标任务、部门职责分工、支持政策、要素保障等重要事项予以明确。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主持召开“文明菜市”行动推进会,研究和部署“文明菜市”行动相关工作。
二是强化跟踪问效。相关职能部门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日常监管,加强业务交流,建立联络机制,抓紧抓实工作举措。领导小组办公室实地查看菜市进展和日常管护情况,指导因地制宜开展整治改造,针对省市县级检查、督查、暗访发现以及群众反映的环境整治、菜市管护等方面存在问题,及时发出《文明菜市行动交办单》,加速推进菜市集中整治和改造提升工作。
三是着力营造氛围。通过微信群、抖音等方式,转发暖民心宣传海报、工作成效;联合媒体宣传,对“文明菜市”改造后的突出成效进行采访报道;在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稿件,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各菜市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展板、标志牌,发放宣传单及宣传布袋,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文明菜市”行动当中,使“文明菜市”行动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和参与。
三、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存在缺口。资金筹措难度较大,菜市多为私人经营,且大多菜市经营长期亏损,难以投入大量改造资金。
二是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已完成的菜市中仍有部分出现划行归市推进不力、占道经营、水产区湿漉漉、活禽区臭烘烘,停车管理不规范等现象。
三是群众知晓率仍需提升。虽然年度有改造提升任务的菜市均能积极通过横幅、海报、展板等形式宣传“文明菜市”行动,但仍然存在“群众知晓率”不高的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用力压实“四方责任”,即:菜市主办方的主体责任,所在乡镇的属地管理责任,市场监管、城管执法、商务等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责任,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促提升,对照“文明菜市”行动方案中明确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到位,切实将菜市日常管护纳入常态化机制中,不断提升菜市管理服务能力。
(三)用足用活“文明菜市行动”相关政策,努力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积极引导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多元化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菜市日常管理、整改提升等支出需求。
(四)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全方位、多角度、高频次宣传暖民心行动的举措、内容及意义,有效扩大居民知晓率,提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暖民心行动”的浓厚氛围。
2023年度“放心家政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根据县政协去年制发的《县政协开展“暖民心行动”专项民主监督方案》要求,在刘明副主席带领下,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采取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就“放心家政行动”开展两年来进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广泛听取政协委员、家政服务企业,培训机构负责人的意见和诉求。现将专项民主监督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放心家政行动”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持续开展“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不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家政服务需求。我县放心家政行动培训人员年度目标任务是2500人次,目前已完成2503人次,完成进度100%;新增家政服务人员年度目标任务500人,目前已完成505人,完成进度101%。
(一)制订工作方案。出台了《2023年放心家政行动方案》,聚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家政服务创新等工作内容,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由县商务局牵头,人社、总工会、县妇联和各乡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开展家政培训。支持枞阳县冠群芳职业培训学校及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专业工种,突出能力培养,提高从业者技能水平,建设家政服务专项化队伍。
(三)推动企业认定。按省人社厅文件要求,扶持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发展,2023年人社局又成功认定了一家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并积极宣传政策,指导现有的两个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用好用足就业补贴政策。
(四)打造区域品牌。以市场为导向,用心打造枞阳家政品牌,如枞阳宏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到池州市开拓家政保洁市场,为更好地融入长三角走出了第一步,同时我县选手在2023年铜陵市女职工家政服务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进一步提升家政人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增强了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
(五)加强媒体宣传。积极对接各类媒体,扩大暖民心工程影响力,并在安徽经济报、铜陵日报上刊发有关文章,提高放心家政行动认同感、美誉度。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开展放心家政行动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规模化家政企业较少。我县家政服务业起步较晚,多数家政服务机构存在微利或亏损状况,造成家政服务市场碎片化、分散化。
(二)家政服务质量不够高。在市场需求方面,对家政服务方面急需一大批素质化良好的家政从业人员,但目前我县家政从业人员主要还是保洁、养老、育婴等方面,不能满足消费市场迫切需求。
(三)家政人员管理有待加强。未全面建立起家政服务人员企业持证上岗模式,“一人一码(牌)”推行较慢,未形成家政人员上岗“上门亮码(牌)——客户扫码——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我们建议如下:
(一)提升培训质效。动态跟踪从业者状况,适时开展回炉强化培训,择优评选优秀家政从业人员,树立行业标兵,提高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平台录入工作,指导家政企业做好信用信息平台录入工作,建立健全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
(三)推进品牌建设。强化品牌示范引领,扶持我县具有区域引领和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面落实优化信用信息服务,强化信用管理,健全标准体系,执行亮码(牌)上岗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家政市场需求。
(四)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走基层,进社区,网络宣传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提升放心家政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充分将民生工程政策和实施成效宣传好,更好地推动我县放心家政行动高质量实施。
2023年度“健康口腔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教科卫体委
2023年,在县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高度重视下,在分管主席的精心领导下,教科卫体委组织部分界别委员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查看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口腔行动专项民主监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年度目标任务
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覆盖16%的适龄儿童,完成3-6岁儿童涂氟4219人、完成6-9岁儿童窝沟封闭4002人。健全牙病预防体系,启动县级牙病防治中心和两个县域医共体口腔卫生中心建设。提升群众诊疗便捷度,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口腔科均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实施“无假日”门诊。全县新增牙椅6张,其中至少50%增加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加强口腔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优化口腔医师招聘流程;每万人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6人,医护比达到1:1。推广口腔适宜技术不少于5项。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开展不规范口腔诊疗行为专项整治;开展社会办口腔医疗机构质控督查不少于1次。实施定向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
(二)任务完成情况
2023年,全县共完成3-6岁儿童局部用氟7889人次,完成6-9岁儿童窝沟封闭4761人次。成立了枞阳县牙病防治中心,县医院、县中医院两个医共体牵头单位成立了医共体口腔卫生中心。全县4所二级及以上医院都设置了口腔科,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实施“无假日”门诊。县医院新增2张、县中医院新增1张,麒麟、官埠桥、向阳各新增1张牙椅,完成新增牙椅6张任务。全县共有口腔科医师66人(其中执业医师52人、助理医师14人),每万人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3人,医护比达到1:0.55。推广口腔适宜技术5项。开展了口腔质控和综合监督检查1次。省已批复枞阳县2023年农村订单定向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免费培养6人,其中本科3人、专科3人。
二、存在问题
1、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部分群众对健康口腔行动实施的知晓率不高,对科学保护口腔认识不高、缺乏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对口腔疾病就医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部分家长对涂氟或窝沟封闭项目实施配合不够。
2、少数基层单位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健康口腔行动主要任务是儿童口腔干预项目,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少数乡镇、村和学校重视不够,宣传发动工作没有到位,部分乡镇卫生院与乡镇、学校工作不协调,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3、口腔医疗能力建设有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口腔医师不足,没有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基层医疗单位待遇低,职称晋升机会少,招聘口腔医师难度大;部分基层卫生院口腔门诊设置简单、设备陈旧;现有的口腔医生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4、财政专项资金拨付有待加快。根据县实施方案,2022—2025年,县财政设立健康口腔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支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二级综合医院口腔科建设、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以 及服务人口超过2万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牙椅等,发挥财政资金惠民生的积极作用。2022年,我县健康口腔专项资金县财政年度预算安排为92.51万元,2023年度安排221.86万元,县财政拟于今年12月底拨付2022年度59.42万元、2023年度202.36万元,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了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此项工作积极性。
三、工作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全国爱牙日”和开展健康口腔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口腔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技术指导作用,采取挂图、展板、进校园、进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推动健康口腔项目顺利实施。
二要进一步加大部门联动。卫健、教育、宣传等部门和乡镇要密切配合,加强联系和沟通,确保健康口腔行动深入开展,如期完成。
三要进一步优化群众就医流程。实行弹性分时段诊疗,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实施“无假日”门诊和开展健康口腔义诊活动,方便患者诊疗,为群众提供更充足、更优质、更高效的口腔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要进一步补齐口腔健康发展短板。完善公立医院口腔科建设,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口腔医疗技术。加强口腔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行业监督管理,持续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能力。
五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惠民生的积极作用。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要及时到位,高效利用,确保这项暖民心行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2023年度“快乐健身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根据省、市政协统一部署,县政协开展10项暖民心行动专题民主监督。7月份,在县政协副主席刘明、吴立友的带领下,县政协经济委、县教体局负责人、相关乡镇政协工作召集人和部分政协委员参加,开展了快乐健身行动专项民主监督实地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县教体局关于“快乐健身行动”情况汇报,参会人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全县快乐健身行动目标任务:完成25个居住小区和70个行政村健身设施的新配建、维修改造工作;完成11公里健身步道建设任务;完成健身培训0.61万人次;组织2.86万人次参与健身及赛事活动。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健身设施。完成了住宅小区健身设施配建维修改造25处(个),占年度任务数的100%,其中新配建13个、维修12个;农村行政村体育器材设施配建维修改造70处(个),占年度任务数的100%,其中新配建27个、维修43个。同时,通过实施学校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工程,免费向群众开放体育锻炼场所,进一步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持续满足人民群众“举步可就”的健身需求。
2.健身步道。投资330万元,建成健身步道11公里;投资17.6万元,完成健身步道标识,占年度任务的100%。其中羹脍赛路7.2公里,三角公园3.8公里。
3.健身培训。积极组织主办及动员各单项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各方面力量,在青少年、中老年人群中大力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普及和推广,广泛开展健身培训活动,培训项目涉及广场舞、健身气功、柔力球、健身秧歌等十余个项目。截止到目前,培训人次达0.64万余人次,占年度培训任务数的104%。
4.赛事活动。5月份,庆“五一”职工羽毛球、篮球、足球及首届“三公山”乒乓球赛相继开赛。6月份,组队参加了铜陵市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71周年全民健身展示活动。8月份,在体育馆开展了全民健身展演活动。9、10月份开展了社区运动会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1月份,举办了枞阳县第三届长江农发杯职工篮球联赛;组织开展了枞阳县中小学田径、足球、乒乓球、篮球四个项目三级联赛;组队参加了铜陵市四球一舞三级联赛。我县各体育协会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展示活动。截止目前,参与各项赛事群众达2.95万人次,完成率为103%。
二、存在的问题
2023年,通过县体育部门的艰苦努力和各单位团结协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
(一)体育发展不均衡。乡镇在健身意识、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总体上仍处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的现状。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乡镇领导重视程度高,投入大,开展活动比较多,基本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有的乡镇引导群众参与健身的主动性不强,投入少,集体组织的健身活动较少。
(二)场馆设施不齐全。目前,县城区只完成体育馆、体育场两项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游泳馆未建,体育场馆的缺乏已成为我县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瓶颈,需加快场馆建设。乡镇村健身设施种类单一、功能简单,部分健身设施陈年老旧。
(三)场地布局不合理。健身场地设施规划、审批、建设、管理等责权分散在各部门,部门之间难免发生“踢皮球”现象,缺乏沟通。新旧小区配建标准未能有效落实,部分开发商基于“利益最大化”,在配建全民健身场地面积和设施种类上“打折扣”,加之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和长效的监督机制。县城新建的居民小区中,没有一处规模较大、配套齐全体育健身设施,给社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带来很大困难。老旧小区健身场地严重不足,群众参与感和满意度较低。乡镇村选址布点布局不合理,部分场地狭小、偏远,导致利用率低,不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四)设施管理不规范。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县城部分小区存在健身设施老旧、损坏的问题,无人管护,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缺维护”的问题,部分健身器材长久失修,缺乏管理和维护,导致健身器材生锈、场地地面破损。一些健身设施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和更换,影响使用。特别是乡镇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人员严重缺乏,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快乐健身行动是一项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能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融合。县直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县乡镇应将健身工程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各乡镇要安排分管负责人配合体育部门做好健身场地的选择、器材安装等事宜;县体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普及健身,指导开展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健身活动;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特色亮点,让快乐健身行动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二)紧扣群众需求。推进快乐健身行动这一“暖民心工程”,要紧扣人民群众关心的健身设施配备、健身技能掌握、健身氛围营造等问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健身设施配建“菜单”,采购多品种的健身器材,针对当前农村人员老龄化、低龄化特点,多建适合老人和儿童的健身设施。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需求和期盼,行政村健身设施,应布局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方便村民就近就便参与健身,真正把群众喜欢的健身设施配到群众身边,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提高建设标准。坚持高品质、高标准、高质量,按质量要求推动设施维修、改造、升级。按照“应修尽修、应改尽改、应建尽建”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布点、配建健身设施。深挖城区、社区、镇区的空闲地、边角地等,推动各类健身设施共建共享。严格落实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的健身设施配建,加强质量验收和监督。对新建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套,并纳入施工图纸审查,县体育行政部门参与验收,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
(四)强化服务管理。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走进基层、深入一线,指导群众科学健身。要强化赛事的引领,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赛事,提高快乐健身的参与度、吸引力。要发挥好各单项体育协会的纽带作用,加强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加强健身设施管理,建立属地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建议出台《枞阳县快乐健身设施管理办法》,明确相关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村(居、社区)职责,健身器材移交给所在乡镇,由乡镇负责健身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鉴于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缺乏和健身场地设施无人管理的现状,建议各村(居、社区)配备一名体育指导员,由村(居、社区)干部兼任,县体育部门要加强培训和管理,确保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管理好健身设施。
2023年度“便民停车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港澳台侨和民宗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市县委暖民心行动部署要求,县政协于2023年开始,继续对全县“便民停车行动”推进情况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调研组先后前往银塘东路停车场、县妇联停车场、月牙湖停车场、县公安局停车场等地,实地察看我县便民停车项目实施成效,充分发挥好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优势和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监督组织强化工作领导。为强化工作领导,由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吴立友牵头,县政协港澳台侨和民宗委、办公室、专委会委员为成员的“便民停车行动”民主监督工作班子,并明确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方案,保障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明确监督内容突出工作重点。县政协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加快补齐县城区停车供给短板、不断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为目的,重点围绕解决停车乱、停车难问题等工作进行开展,了解全县便民停车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停车泊位、智慧停车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
三是丰富监督方式注重工作实效。为充分了解“便民停车行动”整体推进情况,县政协调研组采取听取县住建局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召集委员现场调研并提出建议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动协商式监督,融监督于协商之中,保证既能了解工作推进进度,又能发现工作中的短板、找到改进的办法。
二、“便民停车行动”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年度目标任务已完成。截止目前县城区已建成公共停车场31个,停车泊位1341个;路内停车划线泊位2160个;路外停车划线泊位540个。已投入使用公共停车泊位共计4041个。2023年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700多个,完成率150%。(2023年新增停车泊位任务数1800个)
二是智慧停车项目有进展。为解决县城内重点区域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对已建成的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泊位、路外停车泊位升级改造为智慧停车泊位。搭建城市智慧停车数字平台、城市智慧-停车云服务、交通标识(牌)标线配套,同步配建智能充电桩。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方案审批、立项、可研批复及招投标文件专家论证。
三是宣传工作有亮点。一是在各镇政府、村宣传栏和各个便民停车场张贴便民停车行动宣传海报,提升广大群众对便民停车行动的知晓率;二是通过单位职工朋友圈转发暖民心行动宣传册、视频及拍摄抖音进行宣传,扩大宣传面。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深化。一是加大公共停车厂建设力度。2023年、2024年各开展建设5座停车场,其中县公安局等6个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共340个车位。二是推进智能充电桩建设。目前已建成16个,计划建155个。
三、工作中还存在的短板
一是宣传力度不足。全县参与便民停车宣传的力度不够,缺乏积极性;没有积极与相关媒体沟通接触,市级及以上相关媒体宣传报道缺乏。
二是停车管理仍需改善。主要交通干道以及乱停乱放现象仍然存在,停车管理没有科学优化布局。
三是岗位开发潜力有待提升。目前仅有智慧泊车系统,其他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服务岗位有待开发。
四是资金筹集渠道有待拓宽。便民停车行动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没有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本的参与。
四、推进“便民停车行动”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是要强化政策宣传力度。一是继续开展便民停车进社区活动进行宣传,结合居委会每家每户上门宣传,提高我县居民对于便民停车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二是积极主动与县融媒体对接,在省、市相关媒体平台发布枞阳县暖民心行动便民停车宣传文章、视频等;三是把文明县城创建和倡导文明出行结合起来,加大文明出行、文明用车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居民增强守法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杜绝私占车位、违章停车、占道停车等乱停乱放行为。
二是要优化停车管理服务。鼓励不同投资主体和运营商合作,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库,依法依规开放停车数据。推动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周边道路停车设施由专业停车企业统一经营,探索错时开放、有偿使用、收益分享的经营模式,通过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车位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加强重点区域既有停车设施精细化管理,在停车信息管理平台下,优先完善重点区域停车数据,采取区域停车诱导措施,提高停车设施使用管理水平。
三是要拓展停车经营模式。一是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加大智能停车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鼓励运用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服务,实现出行前停车查询、预订车位、泊位引导、电子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集成,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引发的交通需求。鼓励停车服务企业依托信用信息提供收费优惠、车位预约、通行后付费等便利服务。二是开启智慧泊车系统。充分利用发挥智慧停车现代科技,探索构建车辆停放智能管理服务系统,对城区停车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为停车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四是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一是向上争取资金。建议市级在编制城市停车专项规划将县城区纳入,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支持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共同投资运营停车设施,可通过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政府适当让渡项目收益权等方式保障社会资本权益,允许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具有一定收益的停车设施项目建设。三是拓宽收入来源。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便利店等商业服务设施,依法设置广告位,提升项目综合收益能力,推动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产业化。
2023年度“新徽菜·名徽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港澳台侨和民宗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县委暖民心行动部署要求,县政协于2023年开始,继续对全县“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推进情况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调研组先后前往晓郑烧烤、冠群芳职业培训学校、枞阳县天弘职业培训学校等地详细了解“新徽菜·名徽厨”工作开展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充分发挥好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优势和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徽菜·名徽厨”的主要做法
一是“以点带面”,扩大宣传范围。以县人社局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和县商务局新增徽菜连锁店及徽菜连锁企业为切入点,全县铺开重点推介。县乡村三级充分利用网站、微信、抖音、发放宣传单、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渠道及时推送,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吸引老百姓学习和了解徽菜,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提高政策知晓率。
二是“以训带练”,提升技能水平。加强徽厨培养,依托枞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枞阳县冠群芳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办学,以“枞阳鱼圆、枞阳生付烧肉、枞阳萝卜烧肉、枞阳媒鸭汤”等4大特色菜品作为培训内容,采取“理论+实操”模式开展培训。2023年2月22日至3月23日,先后在枞阳镇郭桥村,戚矶村、会宫镇城山村、浮山镇政府、汤沟镇陈公村以及白梅乡小街村开设了6期新徽菜名徽厨技能培训班。2023年6月8日至7月8日,先后在汤沟镇跃进村、枞阳县冠群芳学校、钱铺乡将军村开设中式面点、中式烹调就业技能培训班3期。
三是“以培带就”,推动就业创业。依托安徽省创业服务云平台,开展徽菜师傅创业培训,发放电子创业券。对符合条件的发放生活补助,给予参训人员最高1200元/人培训补贴。餐饮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根据培训合格人数,给予企业800元/人培训补贴;餐饮企业开展在职徽菜师傅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照不同职业技能等级给予最高5000元/人培训补贴。目前,带动就业81人。
二、“新徽菜·名徽厨”工作取得的成效
全县“新徽菜·名徽厨”整体推进顺利,成效较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新徽菜·名徽厨目标任务完成良好。全县举办“新徽菜·名徽厨”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20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70人的118.8%。另外开设中式烹调、中式面点就业技能培训班共3期,培训学员158人,培训后新增徽菜师傅13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8人的102.3%。
二是徽菜师傅就业创业服务成效显著。依托创业服务平台,量身定做,送教上门,主动服务,为有创业意愿的餐饮店厨师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并通过发放创业贷款、给予孵化基地补贴等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今年已引导新增徽菜连锁店3家。
三是打造特色美食文化品牌趋于成熟。围绕“乡土、乡情、乡愁”,加强“新徽菜·名徽厨”行动与枞阳文旅资源开发相衔接,积极开展“枞川名厨”、“枞阳驰名小吃”活动,打造枞阳特色美食旅游线路和特色美食村。
四是徽菜名厨职业技能竞赛屡创佳绩。积极鼓励本县厨师参加各类省市级技能竞赛,打响我县美食品牌。在3月份举办的安徽省新徽菜·名徽厨”专项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县5名选手参赛,其中4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获奖。皖源国际大酒店厨师徐金明制作的华鱼圆网络投票数排名第七,将由省人社厅组织拍摄教学视频进行广泛宣传。同时4月份在铜陵市义安区举办的“味相见到犁桥”中式烹饪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县亦有8名选手参赛,其中有3人获得奖项。
三、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一是参训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省厅对参与免费培训的群体有限定条件,从我们前期中式烹调班宣传发动的情况来看,符合条件并愿意主动来参与培训的人数较少,有很多咨询的都是大龄退休人员,不符合免费培训条件,且有一部分学员不能按照培训要求时长,坚持全程参训。而通过乡镇组织的几期培训人员,大多为贫困人口和退捕渔民,他们参与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冲着生活费补贴而来,真正愿意专心从事餐饮行业的很少。
二是技能培训深度有待提升。“徽菜师傅”就业技能培训,针对的是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开展,培训结束后取证集中在培训合格证或者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起到了徽菜师傅培训人数量上的增长,达到“铺天盖地”的效果。但专职从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效果没有显现,这与我县规模餐饮企业较少也有很大关系,徽菜师傅想达到“顶天立地”的效果还有很大差距。
三是企业经营理念有待转变。我县存在一定程度的消费外流现象,餐饮企业大多缺乏连锁化经营理念,餐饮连锁店较少,更缺乏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餐饮行业不愿意花过多的钱来进行产品推广,使得生产的产品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推进“新徽菜·名徽厨”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是要强化政策宣传力度,扩大餐饮品牌“影响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搭建徽菜餐饮行业发展平台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介徽菜文化品牌。探索“安徽名特小吃+旅游+市场”发展路径,对符合条件的枞阳名小吃制作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挖掘、推广乡村本土特色菜式、特色宴。同时结合市里工作安排,举办“新徽菜名徽厨”全市2023年铜大勺厨王争霸赛枞阳县专场比赛,遴选优秀选手参加市里总决赛,从而进一步推广我县特色菜品牌和知名度。
二是要筹措资金精准培训,拓展徽菜名厨“传播力”。面向脱贫人口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及灵活就业劳动者,开展徽菜师傅就业技能培训,引导更多劳动者从事徽菜餐饮服务,让徽菜师傅“铺天盖地”;面向餐饮企业在职徽菜师傅,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现有徽菜师傅技能等级水平,让“徽菜名厨”“顶天立地”。开展“新徽菜·名徽厨进社区”等活动,在社区老年餐厅,让徽菜烹饪大师传授家常新徽菜制作方法,展示徽厨名师技能,指导社区食堂员工提升烹饪水平。
三是要优化创业就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软实力”。在“2+N”就业人才招聘活动中,举办个性化、小型化专场招聘会,强化徽菜师傅创业企业用工服务。深入挖掘推广本土经典特色菜式,改良创新推广一批新式徽菜菜谱,依托徽厨定点培训机构,免费培训农家乐从业人员,把徽菜烹饪技艺送到家中,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度“安心托幼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人资环委
县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根据《县政协开展“暖民心行动”专项民主监督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安心托幼行动”督查调研暨专项视察方案》,在县政协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实地查看了汤沟镇中心幼儿园、山镇中心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及县城新建公办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结合重点提案督办,采取联系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全方位了解我县“安心托幼行动”推进情况,广泛听取县政协委员、托幼机构、家长代表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监督工作情况汇总如下。
一、我县“安心托幼行动”任务的推进情况
(一)任务
到2025年,全县新增托位数达1500个,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其中,2022年新增托位数500个,2023年新增托位数600个。
到2025年,全县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71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学前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形成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办园体系。其中,2022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80个;2023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810个。
到2025年,幼儿园延时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其中,2022年秋季学期,县城区先行试点幼儿园延时服务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适时实现全县全覆盖;2023年春季学期,努力实现县城区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家长按时“接娃难”问题基本解决。
(二)完成情况
2022年,全县新增托位505个,全年新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10家,有经备案的托育服务机构16家,4所幼儿园新增开设2-3岁托班。2022年改建并投入使用2个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180个。
2023年新增托位620个,其中民办独立托育机构1个,设托位60个。枞阳县旗山幼儿园正在改建,建设成为公办独立托育机构,新增托位60个。23所公办幼儿园增设500个托位;县城区公办园老庄幼儿园、月牙幼儿园、经开区幼儿园已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学位810个。到2023年11月,全县在办幼儿园6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5所,公建民营园4所,民办幼儿园21所,附属幼教点5个,无证幼儿园4所。11月份全县在园幼儿8643人,其中公办幼儿园3740人,占比43.3%;公建民营幼儿园573人,占比6.63%;民办幼儿园3959人,占比45.81%,无证幼儿园316人,占比3.66%。全县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7502人,占比86.8%。
县财政对当年新增托位按每个2000元标准进行一次性补助。对公办托育服务机构运营经费按照不低于600元/生·年标准给予补贴,对民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运营经费按照400元/生·年标准给予补贴,
县教体局制定《枞阳县幼儿园延时服务行动方案》,全县所有幼儿园均“一园一案”制定了延时服务工作方案,实现延时服务幼儿园全覆盖。目前全县1295名在园幼儿接受延时服务,参与率15%。
二、存在问题
(一)托位建设任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2022年全县累计托位705个,入托人数222个,入托率31.49%;2023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托位885个,入托人数279人,入托率31.53%;下半年全县累计托位1325个,入托人数179人,入托率13.51%。由于观念、经济、家庭等因素影响,全县托位总体需求率不高,出生人口负增长,入托率低,新增托位建设任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二)我县民办托育服务机构补贴标准比铜陵市三区低。铜官区、郊区和义安区民办托育服务机构运营经费均按照1000元/生·年标准给予补贴,比我县民办托育服务机构高600元/生·年,难以调动我县民办托育服务机构的积极性。
(三)延时服务教师补助有困难。我县延时服务收费规定每生每学期不得超过350元。延时服务财政补贴每生每学期不得少于300元未兑现。目前我县有延时服务需求的幼儿占比不高,延时服务仍然要按年龄班分班开展,各班级接受延时服务人数少,教职工还是要按班级进行配备。幼儿园参加延时服务人数少收费少、财政补贴不到位,又要保证延时服务质量,教师参加延时服务补贴兑现有困难。导致一部分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有畏难情绪,被动提供延时服务。
(四)无证幼儿园未彻底清零。2023年11月底依然存在4所无证幼儿园,在园幼儿316人。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政府对民办托育服务机构运营经费按照1000元/生·年标准给予补贴,加大对民办托育服务机构补助力度。
(二)结合我县人口集聚及人口出生特点规律,科学布局建设托育机构、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进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
加强居住小区托育服务配套设施。对新建和正在建设的居住小区,要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9年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第237号)等要求,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并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无托育服务设施的已建成居住小区,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建设托育服务设施。
(三)加大县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进度,解决县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尽快建设金山路幼儿园、银塘路幼儿园、桥港幼儿园,确保2024年秋季建成投入使用。
(四)确保延时服务质量。坚持公益普惠原则。由家长自愿决定幼儿是否参加延时服务,提供延时服务时间与正常下班时间相适应,切实解决家长“接娃难”的问题。兑现教师参加延时服务补贴,保证延时服务质量,真正让家长安心、放心。
2023年度“老年助餐服务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工 作 报 告
县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根据《县政协开展“暖民心行动”专项民主监督方案》,在县政协副主席方晓珊带领下,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专项民主监督组对白柳镇、钱桥镇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通过查看就餐点,并与就餐老年人和就餐点工作人员交谈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相关乡镇和主管部门汇报了工作开展情况,现将专项民主监督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养老服务质量,2022年我县建成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56个,其中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24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32个。2023年,新增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26个,其中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6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20个。目前,老年食堂(助餐点)已全部投入运营,运营率达到100%。
二、存在的问题
受物价、人力成本、送餐方式等因素制约,老年助餐服务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助餐难题有待解决。一是农村老年人思想观念较为守旧。农村地区大多是留守老人,对老年助餐服务认知少,从思想上来说对尝试新型的助餐服务有所抵触。二是老年食堂收费标准相对较高。农村老年群体收入水平低,我县老年食堂每餐收费标准在8元左右,农村老年人普遍认为自己本身有蔬菜家禽经济实惠,去食堂就餐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不划算。三是老年人就餐不方便。农村老年食堂多依托村(居)养老服务站建设,虽处于中心地位,但由于村域广、居住分散,周边居民少,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赶远路,导致前来就餐的人数就更少。
(二)运营服务成本有待压减。老年助餐服务具有公益、普惠性质,目前基本由民政部门主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慈善组织尚未有效参与。同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需要送餐上门,人手和成本不断增加,配餐年收入比不上年运营支出,资金难题将导致老年助餐无法建立稳定的长效运营模式。以一个农村老年食堂为例,每天提供的午餐包括一荤两素一汤,定价为8元,日均就餐人数在10人以内,每餐饭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食材、厨房用品等还远不够,再加上食堂人员工资、水电气费用共计每月2500元左右,年支出3万元左右,每年运营补贴只有1.5万元,收支不平衡,只得通过“村支一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随着物价上涨、就餐人数不稳定,老年食堂承担的经济压力逐渐加大,日常运营更加艰难。
(三)助餐服务环境有待提升。一是工作人员技术问题。由于老年食堂运营成本有限,大多数食堂都无力聘请专业厨师来进行烹饪工作,能吃饱、价格低、讲卫生已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营养餐和个体针对性很难达到。二是送餐服务难做到。目前,我县已运营的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绝大多数是依托村(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食堂管理者多为村(居)两委成员兼任,有的老年食堂(助餐点)从买菜到服务、登记都是村居干部,人力有限,只能提供堂食,没有时间、精力将餐食配送到老人家中。
(四)助餐服务管理有待规范。一是财务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已营运的老年食堂(助餐点)目前仅有个别进行简单的核算,其他的均未进行。二是工作过程中存在没有深入进行调研,结合农村实际,就实施老年食堂(助餐点),同时上级要求已运营的老年食堂(助餐点)就餐老人需要达到一定的人数,不切合实际。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坚持“普惠性”与“平衡性”相统一。一要落实普惠性助餐补贴政策,给予验收合格的新建老年食堂(助餐点)一次性建设补助,经考核评估达到相应要求的老年食堂(助餐点)给予运营补贴,并根据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等情况给予就餐补助,切实让老年食堂(助餐点)拿到补贴、老人得到优惠。二要保持各乡镇、经开区的老年食堂(助餐点)相对平衡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在农村地区要深入调研,结合实际,科学施策,优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村庄布局,不易一刀切、一哄而上,合理优化和增加村(居)老年助餐网点布局。
二是坚持“可持续”与“可承受”相统一。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老年人助餐服务领域,吸引餐饮企业开设老年餐桌,同时鼓励公益慈善力量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政府补一点,村(社区)支一点,老年人拿一点,社会捐一点、企业让一点”,让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企业愿运营、能运营,实现互利双赢、可持续发展,让老年食堂(助餐点)发展可持续、政府财政可承受。二要鼓励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引导留守老人子女回家探亲时可前往老年食堂聚餐,实行价格优惠;同时,老年食堂可对外开放,老年人按优惠价收费,非老年人按市场价收费,增加运营收入,实现自我造血。三要加强老年食堂(助餐点)管理,促进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三是坚持“做加法”与“做乘法”相统一。一要积极延伸拓展“老年食堂”功能,变老年食堂为“学堂”,变“餐桌”为“棋桌”“牌桌”,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二要深化志愿服务参与,为特殊老年人送餐服务,比如卧床不起或有困难的高龄独居的老年人,尽可能把午餐送到点位上,让他们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不断放大社会发展服务效应,让更多的老人生活得更加温暖、更有质量。三要积极探索在自然村庄有爱心人士开展以家庭为主的老年助餐点或开展村庄内互助式老年助餐服务,组织村庄内身体好,责任心强的留守老人开展互助式服务。同时,要高度重视就餐点安全,做细做实老年食堂(助餐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以“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加强对定点助餐单位的监管,切实让老年人既暖胃又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