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深感总书记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视与深刻洞察,这些论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指引,是党在新时代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行动指南,每一句话都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总书记的话语点明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回顾历史,优良作风始终是党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有力保障。在革命年代,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党却凭借与群众同甘共苦、实事求是的作风,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取得革命胜利。而一旦作风出问题,就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强则作风正。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党员干部,以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铸就过硬作风,在岗位上鞠躬尽瘁,成为时代楷模。反观一些落马官员,党性缺失,在权力、金钱面前迷失自我,作风堕落,最终沦为阶下囚。开展作风建设,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强化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歪风邪气。
中央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关键举措。成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切入口与动员令。多年来,党中央驰而不息推进落实,刹住了一些长期未刹住的歪风,纠治了许多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曾经公款吃喝、铺张浪费之风盛行,八项规定出台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
如今,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需要以优良作风为保障。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精准施策,严肃整治。同时,完善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将时刻以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论述为镜鉴。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生活中,严守纪律底线,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只要全党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一定能凝聚起 14 亿多人民的磅礴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枞阳县政协委员饶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