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深刻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强调要“坚持人才驱动、建设人才强国”,并就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枞阳县正处在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抢抓人才第一资源,统筹推进人才“引、育、用、留”一体发展,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枞阳县人才工作基本情况
枞阳县处于安徽省中南部,是典型的腹地农业大县。枞阳县管辖面积为1473.43平方公里。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县常住人口约46.9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减少约22.6万人,下降约32.58%。在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约4.35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3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9万人。枞阳县作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农区,单一的种植结构造成经济效益偏低,农民增收困难,乡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作为远离中心城市群的小县城,枞阳县硬件和软件环境都较为落后,尤其是在以数据作为新要素的时代,枞阳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远远落后于同时期具有自然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的其他县城。因此,枞阳县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多选择在江浙沪一带就业,导致县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和人才支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不仅导致枞阳县经济发展迟缓,还会导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人才外流引发的系列问题,枞阳县基于本身的发展状况和国家相关政策背景,近年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力度,营造人才发展良好氛围,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人才资源总量增长明显。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和全县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枞阳县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少。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总量不足,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缺乏,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紧缺,从事经济金融、科技开发的人才更是凤毛鳞角,涉及到高新产业的大型企业多是从外面高薪聘请技术团队,本县的人才力量远不能满足县域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才分布失衡,结构性短缺严重。人才主集中在县城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一线和企业拥有人才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如农业畜牧人才局限于传统产业,服务面狭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二是育才难。政府、企业对人才开发的投入不足,力度不大,对各类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普遍缺少基层锻炼经验,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投入不足,人才层次得不到有效提高。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是留才难。人才工作机制不健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尚未形成,事业人员进步空间狭小,在选用人才方面偏重身份、学历、职务等,职业道德、工作能力、民意口碑在考评中所占权重较低。编制制度不符合当前工作实际,导致富余人员出不去,紧缺人才进不来,影响了优秀人才的选拔使用。现行的考评考核制度不科学、不规范,考核结果与工资、晋升等利益脱勾,“多劳多得”的原则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平均主义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导致部分优秀人才外流。
四是引才难。人才整体环境不优,吸引力不大。人口小县的县域整体经济总量规模小,发展速度不快,缺少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高精尖项目,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同时在人才待遇、福利、激励机制、晋升空间等方面缺少吸引力,造成了“外来人才引不进、本地人才留不住”的现象。
三、枞阳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才工作规划思路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确保人才工作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管人才,必须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和对人才的政治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把方向:坚决扛牢“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对人才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持续改进人才工作考核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提高工作合力。强化顶层设计抓引领:精准制定符合枞阳县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枞阳县人才行动计划,科学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强化党建引领凝共识:推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注重从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做好专家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地方实情研修等工作,引导各类人才旗帜鲜明讲政治,凝心聚力干事业。
二是坚持外引内培,推动人才队伍活力迸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汇聚时代创新“千里马”,必须在人才“引、育、用”上下功夫。在精准引才上下功夫:通过举办年度招商大会不断优化引才方式,重点引进一批适宜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加快集聚一批推动重点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精尖人才。在精心育才上下功夫:健全人才分类培养机制,立足基层一线育才,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围绕旅游商品、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着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继续开展“名师”“名医”“名家”评选活动,支持各领域优秀人才成名成家;重点加强旅游、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培育一批高层次专业型人才,打造“旅游+”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链。在科学用才上下功夫: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盘活本土人才,引导人才向农村、企业、社区流动,到急、难、险、重岗位去锻炼;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下沉一线助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才在基层长见识、增才干,为乡村振兴赋能。
三是坚持优化环境,营造爱才重才浓厚氛围。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面对面”沟通交流:健全领导干部联系走访专家人才机制,定期开展专家人才交流座谈、休假疗养、健康体检等活动,强化沟通交流和关心关怀,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切实保障好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一对一”精准服务:积极筹建院士工作站、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专家服务基层等用才平台,持续实施紧密医联体建设,继续加大校企、校地合作,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心贴心”落实保障:完善人才落户、配偶就业、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机制,提升“一站式”人才服务能力。用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公平的分配机制、合理的流动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等管理制度,加大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营造人人争当人才、人人爱护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