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二十余年,他凭借一股想干事、能吃苦、肯钻研的拼劲,带领乡亲们一同致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致富路上的“领头人”,也成功入选了第一批铜陵市农业乡土人才,他便是枞阳县政协委员、光福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光福。
今年55岁的方光福是藕山镇桃花村人。2000年,在外务工的方光福返乡承包了100亩地,从事农业生产,开始了职业农民生涯。
2013年,方光福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购买了自己第一台收割机。在当时,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设备对农民来说是天价,但方光福觉得自己买得很值,必须要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借助农业机械的高效率,方光福越干越有劲,也积累了很多技术经验,他逐渐认识到土地集约化管理的优势。可是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方光福明显感到人手不足,还有政策信息不对称。他有些迷惘:农机化的发展之路,该怎么走下去?
恰在此时,县农机局组织技术骨干下乡,指导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犹如春风拂面,方光福豁然开朗。
2016年1月,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周边有意向的4位农户分享并达成共识——以土地、机械、技术、资金等多种方式入股,注册成立了枞阳县光福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将松散、单个的农机户联在一起,为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户提供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我们专门在地里召开社员大会,让大家观看机械化种地的效果。通过对比,大家增加了搞机械化种植的决心。”方光福告诉记者,要得到农民的信任,就要认认真真带着他们干。
“自从加入合作社以后,省去了耕地插秧、打药环节的劳动,省力又增收。”光福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方国胜说。
7年时间,合作社从最初的5户社员增加到现在的近33户,土地从过去的100亩增加到现在的900多亩,且现在作业面积12万多亩,涉及枞阳县3个乡镇的16个村。方光福还带领农机合作社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组织方式,统一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统筹调度,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步伐。
“为做好2024年春耕春种,合作社投资260万元新建了8200平方米集中育秧大棚。”方光福指着基地不远处的“大白屋”说,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智能化育秧具有恒温、恒湿、保肥的优势,不仅提高了育秧效率,还大幅缩短时间,节省劳动力,培育出来的秧苗品质高,可以保障近万亩水稻用秧需求。
方光福介绍,等秧苗能长到约15厘米高,就可以把秧盘直接放到全自动插秧机的苗箱里,8天就能插完千亩农田,“插秧机也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只需一人放秧,又快又省力。”
发展农业,关键在人。方光福还经常组织合作社社员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观摩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油菜机械化直播,帮助社员拓宽视野,练好真功,为合作社提供人才保障。
2台植保飞防机 、6台旋耕机、8台插秧机、12台收割机……目前,光福农机专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有各类大中型机械 35 台(套),为农户提供育秧、插秧、收割以及粮食干燥、仓储等“一条龙”服务,带领合作社成员走出一条管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化之路。
自2021年担任县政协委员以来,方光福就积极为枞阳的发展建言献策。履职期间,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收集民情民意,围绕交通建设、农业设施、乡村振兴等主题,积极提交相关议案、建议,其中不少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数被采纳实施。
“今年我的提案是关于县域内防洪沟管道维护,希望对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有所帮助。”方光福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政协委员,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为民履职、为农发声,发挥好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带领身边更多的农民朋友种好地,多产粮。(陈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