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春委员的发言——加快规上企业培育,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16 信息来源:枞阳县政协 浏览次数: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加快培育壮大规上企业,既是市委、市政府“双倍增”工作的要求,又是县委、县政府“三个翻一番”的部署安排,更是企业和群众的期盼,尤其是对加快打造工业强县、制造强县、质量强县意义重大。

一、全县规上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末,全县统计报数规上企业数117家。全年累计实现规上企业产值117.8亿元,同比增长15.7%;累计实现工业投资32.3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实现技改投资5.7亿元,同比增长14.6%。

二、我县规上企业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方面的问题

1.项目推进进度缓慢。些项目受设计规划、资金筹措、土地供应、证照办理等因素影响,建设周期拉长,不能按期竣工投产,从而影响规上企业的培育申报;有些项目虽然顺利竣工投产,占地也大,用工也多,但企业申报税收、应税收入太少,无法培育申报规上企业。

2.要素服务跟进不畅。一些项目落地过程中,要素服务不能及时到位,致使项目处于停滞状态。

(二)企业方面的问题

1.项目品质不达标准。一些企业为了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项目签约时,刻意夸大相关数据,美化包装,项目实施时,承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强度、生产规模、上缴税金等多项指标落空,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无法达产达效。

2.企业扎根愿望不足。有些企业入驻枞阳多年,却不愿实质性付出资金投入企业建设,一直租赁厂房生产,无做大打算,无做强愿望,无长远规划,无技改扩建,政策享受期满便迁往外地,从而影响规上企业的培育工作。

3.财务统计力量薄弱。一些企业不愿投入过多人力成本,聘请专职会计、统计相关人员,导致企业财务统计力量薄弱,企业统计基础资料不规范现象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产值申报,延缓了企业培育入规进度。

(三)工作方面的问题

1.包保培育不到位。近年来,我县虽然建立了拟进规企业包保培育工作机制,但因缺乏一定的工作激励及惩罚机制,使得领导干部包保培育制度形同虚设,责任心不强、服务缺位、培育不到位现象较多。

2.退规企业数量多。2021年以来,通过县经济运行分析会调度、拟进规企业培育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推进等,取得了较大成效,累计新增了25家规上企业。但是,因退规企业较多,29家,相对抵消了拟进规企业培育成果,使得净增企业数未能完成目标任务。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强化入规政策宣传,消除申报顾虑。相关职能部门要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入规政策宣传,要从提高企业发展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积极贯彻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鼓励规上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消除企业疑虑。 

(二)严把招商引资项目入口关,保证项目质量。项目签约前,应对生产规模、投资额度、科技含量、发展前景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可以通过设立违约金等措施保障项目依约实施、如期入规,防止出现虚报投资额、虚假出资、以低质量项目违规占用大片紧俏工业用地等现象发生,严把项目入口关,确保落地项目质量。

(三)加强部门联动,确保顺利推进。一是对新开工项目要确保要素供给,可由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成立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专班,按照“资源集约、效率优先”的原则,跟进协调、全力解决。二是对续建项目中的进度滞后项目,建立“蜗牛”项目清单,厘清制约项目推进的堵点难点问题。三是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项目建立分类消化清单,实施“一项一策”,分类处置,专题研究帮扶措施,尽快开工;对无法续建的,要依法收回,重新出让。四是对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要优化验收流程,实行限时联合验收,统一出具验收意见。

(四)建立“拟进规”企业培育库,落实重点帮扶。对全县非规上工业企业,按上年末营业收入确定为拟进规企业(1500万以上)、预备企业(1000-1500万)、种子企业(500-1000万)三个梯度,建立梯度培育库,分别实行重点培育。对当年度竣工投产的重大项目,全面纳入梯度培育库。对列入梯度培育库的企业,落实领导干部点对点帮扶。

 (五)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包保责任。建立“包保培育保证金” (如5000元/人)制度,培育成功予以双倍奖励,提高包保责任人工作积极性;未成功予以扣除,进一步压实包保责任。提高拟进规企业培育工作综合目标考核分值,进一步压实乡镇、经开区主体责任。

(六)建立帮扶机制,防范退规多发。规上企业倍增工作,着力点不仅要紧盯“拟进规企业的培育,也要防范已入规企业因经营不善、生产萎缩、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统计力量薄弱而造成数据报送不及时或不规范、连续两年产值不达标现象的发生,导致企业退规。可在每年第二季度末,摸排可能退规企业名单,并建立可能退规企业帮扶机制,靶向施策,力保企业留在规上行列。

(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水平。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帮扶干部、拟进规企业统计工作人员,开展规上企业培育业务专题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对积极参加培训、入规材料报送达标且顺利入规的企业统计人员,给予一定的政策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