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委员的发言——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三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5-01-23 信息来源:枞阳县政协 浏览次数:

琼委员的发言

踩好政策“翘板”  借势搭建“跳板”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三点建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2024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可以说,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是对以往各地“内卷式”招商引资的遏制,但也是一块“翘板”。如何踩好政策“翘板”、借势搭建招商“跳板”,现结合我县实际,就做好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提三点建议。

一、要把牢招商布局“方向盘”。聚焦项目“谋”夯实招商引资基础。聚焦我县铝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绿色建材、港区经济4个百亿产业,坚持谋早、做深、做细、做实,全面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储备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项目储备格局。聚焦产业“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从过往招商经验看,我县落户的很多项目都是依靠龙头企业招来的。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加快集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既符合企业自身抱团发展规律是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关键一招。当前要充分发挥得壹能源、金誉金属、华新绿源等龙头企业产业链招商的作用,把牵线搭桥贯通上下游企业作为关键一环。围绕规划“转”,注重可持续发展。我县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长期规划,把项目的生态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起来,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补牢招商模式短缺板”。当前,招商模式不够多元是制约我县招商引资效果的一个因素,必须探索多元化招商引资模式上下功夫通过资本要素招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运用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招商引资,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招商新模式。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开展合作与并购,为落地企业降低资金成本。通过生态伙伴招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合作伙伴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入户,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招商效率。通过资源禀赋招商,打好政策产业发展牌。全面盘点分析我县的资源禀赋,依托我县产业特色山体矿产、水面风光、农业特色、历史文化、引江济淮渠首优势等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国家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把本地资源禀赋转化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支持,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枞阳鲜明特色产业链群。通过场景应用招商,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场景招商已成为招商引资发展新模式。如合肥市,全面开放企业生产、城市建管、社会民生三大领域100个场景机会,让“能力供给”与“机会需求”双向奔赴,真正以场景应用“小切口”,做好了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和城市效能提升的“大文章”。我县要在学习借鉴周边地区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新能源充电桩、光伏发电、教育研学、三产服务等方面,探索开辟属于枞阳的应用场景。通过人才科技成果招商,着力培育未来科技产业。要发挥枞阳经开区孵化器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将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实验室研发成果“及时变现”。要探索在长三角发达地区设立科创飞地,围绕铝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进行产业技术对接、资源共享、跨区域发展等创新合作。要进一步扩大科技招商“朋友圈”,组建专家顾问智囊团,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创新联盟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科技招商。

要打牢要素保障“地基桩”“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要素保障是优质营商环境的直接体现,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力。加强园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为外来投资提供便捷高效的硬件支持,同时注重园区平台建设,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园区,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提供支撑。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软环境。落实投资项目包保责任,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要拟定服务清单,真心实意解决企业落地后的实际困难。三要理顺职能机制,提升保障力。要统筹全县对外一体化招商,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招商新机制,搭建县镇一体化招商信息平台,在招商信息、招商项目、招商资源上做到互联互通,促进招商政策、活动、平台、资源、信息协同优化。要强化国有平台公司招商职能,实现政府主导招商与市场化招商的双轮驱动;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首位产业,谋划成立奇瑞产业链招商工作专班,实行晾晒考评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管理;要在驻点招商中,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行业主管部门+招商部门+要素保障部门+县镇(经开区)”招商小分队,构建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属地(乡镇和经开区)承接的招商新格局。

招商引资事关全局发展、事关长远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生根,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助推枞阳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